启皓音乐:唯执真爱弓 轻奏生命弦

2019年8月29日

在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第一次奏响上海之春的旋律六十年后,在相距千里的北京亮马河畔——启皓客厅,由启皓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主办,上海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协办的现场活动——生生之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诞生六十周年纪念,在光影交织的中庭广场带来了一场既曼妙动人也忆想无限的艺术体验。“启皓音乐”与俞丽拿教授展开了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对话。

Q

今年梁祝六十岁了,同 时新的梁祝作品也在您的主导下即将呈现,出于怎样的思考会再次为梁祝进行创作?

因为在梁祝五十周年的时候,也就是2009年的5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纪念梁祝的特别活动,是一场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实际上是被演奏了三遍,第一遍是作为梁祝首演的我一个人拉,第二遍是有破演奏《梁祝》万场记录的盛中国和致力《梁祝》海外推广的西崎崇子,第三遍是四位年轻人,我们几个人像接龙一样把梁祝一再的演奏。听众坐在下面听了三遍,很激动也很感慨,效果也很好。但是,到梁祝六十周年的时候,显然我们就不能再用这样的形式,我希望有一些创新,能再突破一下,所以才有了《真爱·梁祝》这样的表现形式。

Q

梁祝已经成为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经典记忆,六十年中有哪些你和梁祝难忘的瞬间?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60-1965年之间,我们的周恩来总理都会带着外国的国宾到上海时,一定会有一台晚会,而且文艺晚会的节目是周总理决定的内容,其中也一定会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一定有女子弦乐四重奏。因为在他们眼里,梁祝的音乐已经就是中国的代表,一种符号了。

还有就是1990年,我作为大陆第一个访问台湾的艺术家,当时台湾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来了,我们成了焦点,在台湾演奏了梁祝,很轰动,演完了以后观众们鼓掌还要返场而且再三要求,于是我就对台下的观众说,今天想给大家再演奏一首司徒华城先生改编的民族器乐曲,虽然司徒华城先生已经过世了,但是我带着由司徒华城先生改编的曲子,来拉给司徒海城的朋友们听,现场观众听了以后非常的激动也由衷的感动。

我想这个时候民族的音乐是一种联系,是超过了地理的界限了。

Q

梁祝已经蜚声世界,在全球演奏时国外的一些观众对梁祝的评价有哪些令您难忘?

从梁祝首演以后到梁祝碟片的热销,中国的音乐走出了世界,我和梁祝也到过很多国家,美国的纽约、洛杉矶,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在国外的时候只要演奏梁祝,人家一听就觉得很美,但是具体是什么?他们不清楚。这里就说道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见外国朋友时的介绍,他说这就是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个东方的爱情故事,这样一交代,大家就很快就能理解,而且觉得那么的好听。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上海有一项特别著名的小提琴比赛,在上海举办是第一届,当赛程进入第二轮时,梁祝当时是作为中国乐曲必比的一首作品,比赛前我在网上已经给所有的选手介绍并展示过,自己一面拉琴一面从头到尾讲解梁祝背后的故事。但无奈的是当时评委都是外国评委,他们不了解也不熟悉这些,所以在正式比赛前我想让所有的评委都了解中国的这个爱情故事和音乐,所以当时就安排所有的评委坐在一个电视机给他们放《梁祝》小提琴音乐,他们听完都很激动:“演的太好,以后不仅我要去拉这个曲子,我也一定要让我的学生去拉。”

外国人对中国音乐的了解,可以说有一部分是从梁祝这首曲子开始的。

Q

从事小提琴的教育工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已经八十岁了,没有退休,还在工作,每天上班,每天坚持给学生上课。首先,我们的学生拉的是洋乐器,但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想让洋乐器说中国话,能够让中国人民喜欢上这把洋乐器,所以我们才会组成一个小提琴研究小组,考虑怎么让它为中国人服务,怎么讲中国的故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梁祝作品。现在教导自己的学生时,我们有一项制度是一直坚持了几十年,就是每年我们的考试作品中一定有一首中国乐曲,就是要考察学生对中国民族乐曲的了解和掌握。

以前都是讲意大利话、法国话、德国话,没有好好讲中文,现在小提琴讲中文了,中国人民也喜欢听了。小提琴有了《梁祝》,是我们有了文化自信。我想告诉每一个学生——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本民族的音乐,那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真正能走向世界。我对学生最大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认真对待手中的这把乐器,能保有我们年轻时对音乐和小提琴的理想和热情。我当老师搞教学,最大心愿也就是让我们的演奏在世界上是有竞争力,只要我们出去,不仅能在国际上拿奖,而且一看是中国的小提琴选手,就能自发的觉得这是相当高的水平。

Q

李坚先生也做客过我们的启皓艺术讲座,您在他的音乐启蒙道路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其实,我并不是希望要他成为音乐家。七岁念小学,为了让他能安心待在家里不去外面,我想到的就是让他一边完成功课,一边就是学习音乐,弹钢琴,拉小提琴。即便当时他在这些方面确实也展现出了才能,但是我仍然没有想把他培养成一名音乐艺术家。只是我做事比较认真,我陪着他练琴就一定认认真真看着他练习,指导她一些东西,让他对待音乐有认认真真的态度。后来有一次他很小心的把梁祝碟片拿出来放,他觉着很好听,我才告诉他这是我拉的。事实上,我本来就不是培养音乐家的,他选择钢琴还是小提琴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但最后他选择了钢琴,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学钢琴,他的回答还蛮有意思——因为练钢琴可以坐着练,而学小提琴得站着练。

当然,因为梁祝的存在,有很多家长喜欢上了梁祝,也让自己的孩子慢慢去学习小提琴,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有音乐才能的孩子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国家的音乐教学水平提升很快,学生资源也越来越好,这样两相促进,就成了现在中国小提琴的发展。

Q

对于您和梁祝的六十年来说,一个艺术家的真爱是什么?

我的一辈子都是分配的。当时我才16岁,刚进大学。学小提琴是因为分配,留校做老师也是被分配的,到现在我的教龄已经57年了。我一辈子就是围绕小提琴,我的一生就是为了这把小提琴,为了小提琴在中国受欢迎,为了小提琴在国际上能够被尊重,如果你要问我爱这把小提琴是为什么?我想说我对小提琴和音乐艺术的真爱,一切都是因为对国家的爱,因为国家需要,因为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来让这个乐器为中国人民服务,同时为了让中国小提琴的教学水平能够和世界一样,我不仅在教学,我自己到现在仍在保持学习的状态,因为小提琴和音乐是一辈子的事情。

毕竟光阴有漾,情思怎能无澜?当光影广场的灯光点亮记忆的入口,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每个人,无论是谁,但凡生命的轨迹中点染过梁祝的经典音符,都无一例外的回到了那个辉光闪耀的时刻,是温婉动人的《梁祝》,也是振奋不息的《梁祝》,带来爱与坚贞的浪漫,和对理想执著的感动。

一代人的赤诚是最深的情感共鸣,吸引聆听、分享亦是对置身艺术事业高尚精神的犒赏。就像俞先生说:“我们这一代人不知道什么叫出名,我们只知道用心把琴拉好,把音乐做好,让世界瞧得起中国的音乐”。一位艺术家用她的琴弦和对音乐的全部热爱,陪伴中国和无数中国人走过了数十个岁月。

启皓音乐

关闭
关闭
wechat QR code

秉承中国生命哲学和生活美学,

启皓北京专注于社区构建、文化生发和精神滋养。